攸县各乡镇地名来源
2010-05-12 17:55:5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攸县新闻网 | 编辑:tanrz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2602

一  乡镇地名传说 ­

­

2004年以前,攸县有30个乡镇,这些乡镇的取名,都有一个传说。据1983年编印的《攸县地名录》所载,重镇驻地的地名历史传说是: ­

  城关  昔日谓之梅城。传说城河两岸昔有许多梅树、寒冬腊月、梅花盛开,故“元代邑人冯待制,有梅花百咏,意昔时梅树,古有梅城之称。”清代改为庆都,1930年后又复设过梅城镇。 ­

  鸾山  据清同治《攸县志》记载:“此地一山独耸,如鸾起舞,故名鸾山”。 ­

  漕泊  原名漕溪,以水得名,古代曾是一片湖泊水乡,主要溪流有三条:一条发源松岭庵,从东冲过新漕,至漕联入海棠洞,出柏树下;另一条发源柑子山,经桃源绕七里穿三联,到兰村汇入满江;还一条发源太阳山,过殷江至皮水,出鸾山。 ­

  兰村  因境内的主要河流叫兰溪,发源于漕泊和江西莲花交界的柑子山,贯穿全乡6个村,溪畔村庄多,故名“兰村”。 ­

  黄丰桥  源于此地杨塘陂水出广黄,出水处建有一座三拱石桥,桥边有很多枫树,故名“黄枫桥”,因这里五谷丰登,人们又把它改称“黄丰桥”。 ­

  柏树下  因田垅中有一参天古柏而得名。 ­

  银坑  相传古人曾在此地山坑中挖出一种矿物,色白如银,因而得名;宋攸人彭天益答徽宗之“攸邑风采”问以后,银坑更有名气。 ­

  钟佳桥  该地古有一桥,系龚姓所修,原名叫龚家桥,后因同音相传,演变为“钟佳桥”。 ­

  酒埠江  位于攸水上游,是兰村、鸾山、黄丰桥三水交汇处,为上下船只停泊之地,江边曾开设很多酒铺,原名“酒铺江”,后演变为“酒埠江”。 ­

  网岭  依地形之状而得名,此地中间交处是一大岗地,四周低处是垅田,看去似鱼网撒开之状,故名“网岭”;又一说,古亦称“蟒岭”,因武功山余脉,自黄丰桥、酒埠江延伸而来,山脉蜿蜒如蟒蛇行之状,故名。 ­

  皇图岭  该地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:一曰某朝皇帝建宫选址,曾派大臣到此勘察,并绘有图,后由于土质轻簿未选取,取名“皇图岭”;二曰此地多为黄色土壤,本名黄土岭,后以谐音演变为“皇图岭”。 ­

  市上坪  古称双枫桥,后又称望东市或旺都市,因集市在一个大坪上,群众习惯叫市上坪,久而久之,以此定名。 ­

  高枧  亦曰“高检”,因乡人曾有“高仰尾山千秋笔,检点邺侯万卷书”的联句,取藏头字而名;又曰因为此地依桥架有一座较高的过水枧,而定名“高枧”。 ­

  湖南坳  传说此地有一水湖,湖的南面有座山坳,故名“湖南坳”,清邑侯田彬曾有诗云:“水湖如明镜,松岭若美人,美人照明镜,形影两触真”。 ­

  坪阳庙  系合成地名,缘于此地原有一座南坪王庙和一座朝阳观,相处很近,合而取名。 ­

  丫江桥  这里有发源于严仙岭的两股溪流在此汇合,形成“丫”形,前人又在此架了两座石桥,故名“丫江桥”,原桥碑还刻有“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岁”字样,证明石桥建于1768年。 ­

  槚山  因该地古时山上盛长茶树,“槚”即茶树的古称,故此得名。 ­

  大桥  为明月大桥的简称,清同治《攸县志》载:明月大桥系“宋宝庆五年(公元1229年)陈寿乡建”,现古桥已毁,在距古桥基约10米处另建一单拱石桥,两侧有石刻“明月桥”三字,桥边有一座“明月庵”,前人还作有“月桥诗序”。 ­

  新市  该地濒临于攸水中游河畔,生意人多聚集于此,这里曾新建了一个市场和客店,故名“新市”,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上任途中曾宿于此。 ­

  大同桥  公元1929年这里开始修建一座公路桥,桥建成后取名“大同桥”,意为天下大同,以后就成为当地的地名。 ­

  莲塘坳  系合成地名,因此地有座长岭坳,坳下又有两口相连的塘,原来取名为“连塘坳”,后演变为莲塘坳。 ­

  沙陵陂  相传古时该地农民在江中修陂,拦水灌田,一日,忽来一乞丐求食,农民便给饭与他吃,乞丐感谢农民赐食,用土箕盛着砂石往江中淋撒,就成了一座大陂坝。原来,乞丐即神仙化身,当地便称此陂为沙陵陂。 ­

  凉江  因此地有一条江,发源于本地东部芙蓉寨和南部杨柳山瓦子坪,为地下涌泉,常年水温很低,故称“凉江”。 ­

  上云桥  旧时这里江边有一座两搭石板平桥,宽一丈,长一丈五,相传系一行善之人所修,因方便了过路行人而感动玉皇大帝,降祥云载他上天去了,当地就将此桥取名“上云桥”。 ­

  菜花坪  因原来该地是一块百亩大坪,每年都种有大片油菜,一到春天,菜花盛开,清香袭人,故名“菜花坪”。 ­

  高和  系合成地名,因此地西部有座山叫高山岭,东部有个铺叫和堂铺,便取两处之首字冠名“高和”。 ­

  渌田  相传古代此地树木甚多,有一条发源于罗霄山脉的五峰山支脉的溪水,从此地大垅经过,水清如境,明、清两代蔡氏族谱均记载此水为渌溪,渌田素来灌田,故名“渌田”。前人曾有诗咏渌溪云:“渌溪几曲抱平沙,两岸重扬映碧涯,小艇乘空飞擢下,春来新水涨桃花。” ­

  鸭塘铺  因此地塘坝较多,素以养麻鸭闻名,养鸭户多开设鸭店铺出售小鸭和肉鸭,故以鸭、塘合而为地名。 ­

  石羊塘  相传古人曾在该地一塘中挖出一石,形如羊头,取名该塘为“石羊塘”,后来为名。 ­

  桃水  20世纪70年代以前公社(乡镇)名称叫“老君潭”,社址在老君潭大队。相传古代有个渔人在江中捕鱼,见一穿道袍的仙人进入当地一潭中,倏忽不见,后传引仙为“太上老君”,乃称此潭为“老君潭”;农业学大寨中桃水很出名,1969年便将公社驻地从老君潭大队迁入桃水大队,公社也更名为“桃水公社”,成为今名。

责编:tanrz

来源:攸县新闻网

攸县新闻
成长ABC
攸视频
直播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